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痣,99%以上都是良性,但剩下1%恐為「惡性黑色素瘤」,致死率相當高,也很容易轉移到其他部位,到底哪些痣在臨床上要特別注意?
圖片來源/搜狐
對此,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在節目《健康2.0》中,分享了一些辨識小撇步。
翻攝自YouTube,下同
蔡呈芳指出,以身體來說,有套名為「ABCDE」 (皮膚癌自我檢查法) 的判斷標準。蔡呈芳解釋,A為「對稱性」,把痣上下左右切成4塊,只要上面、下面看起來不一樣,或左邊、右邊看起來不同,稱作不對稱,需要就醫治療。
再來,B為「界線」,蔡呈芳提到,若痣的界線不平整、不清晰、不光滑,甚至是像香菇一樣「長手長腳」,變成「不光滑的痣」,這種就要小心。
蔡呈芳表示,C為「顏色」,痣黑得發亮極淺灰色是好的,但「顏色越不均勻」或「顏色越多」越不好,必須提高警覺。
D為「直徑」,蔡呈芳直言,若痣的直徑大於等於0.6公分,它就是一個高度懷疑的痣。
最後,蔡呈芳說,E為「凸起」,當痣有異常凸起或表面產生變化,包括掉毛、潰爛,且都不會癒合,就要提高警覺。
蔡呈芳提醒,但痣長在四肢末端、特別在指甲上面的話,需要留意的地方又不同,如40歲以上才產生,特別在大拇指、大腳趾、食指,又剛好大於0.3公分,一定得高度注意。蔡呈芳補充,若腫瘤沒有第一時間發現,一旦跑到淋巴結或有系統轉移的情況,死亡率也會提升。
快把所有痣檢查一遍!
(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!)